5月11日,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做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教师党支部联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硕士生党支部,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等一行20人共赴西安境内六处中国近现代史重要遗址,开展“西安境内近现代史重要遗址考察”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采取“师生实地考察+学生专题汇报+教师现场教学”的形式展开,力求培养研究生从革命文物中挖掘红色思想资源、独立组织理论宣讲和独立提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建议的能力,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聚焦“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中心任务”抓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积极探索充分利用驻地资源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活动由9999js金沙老品牌党委统一安排筹划,以房小捷老师代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教师党支部具体组织开展。自上午8时半至下午18时整,师生先后到访长安区王曲街道北堡寨村张学良故居、皇甫村柳青故居和墓园、韦曲街道双竹村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新城区杨虎城止园别墅(西安事变纪念馆)、革命公园、碑林区中山图书馆(慈禧亮宝楼)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要遗址遗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依次对六处遗址见证的历史事实、文物特点、文物保护和利用现状、进一步开发利用建议进行报告。樊明方、杨冰郁、房小捷、高红波等老师对每位同学的报告进行了点评,从内容完整性、学术严谨性、组织严密性、讲述感染力、开发利用建议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点评,现场师生互动热烈。





活动进行期间,还于上午10点到11点30半,邀请见证过人民作家柳青创作活动的《创业史》中“才娃”原型——刘田民先生在柳青故居和墓园详细介绍了柳青扎根皇甫村十四年,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心一意为农民,深入生活搞创作,在活动艺术作品的巨大成功的同时将全部稿费捐出架设电线电杆、兴办机械厂(今改办卫生院)的光辉事迹。全体师生在柳青墓园举行了对这位人民作家的悼念活动。


在一天的行程内,师生一起进行了一场“行”在路上、细节丰富、生动具体,激荡着家国情怀和革命理想的“大思政课”。全体师生站在历史发生地、抚摸着见证时代巨变的一砖一瓦,就庚子国变和清末新政、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建立北方革命中心西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人民作家柳青史诗巨作《创业史》原型故事发生地皇甫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等,展开了深入学习。师生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张学良那样的旧军阀在重要关头走向进步的历史转变,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主心骨”作用,如何像柳青同志那样同时做好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的理论干部、一名普通的劳动群众,如何挖掘利用好身边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索。
师生们通过深入实地了解西安的红色历史,深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及改革开放如何重塑中国人民及西安人民的命运,深化了对红色遗址当代价值的理解,增强了主动担当红色文化传播者,努力做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以实际行动传承革命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添砖加瓦的使命感。
文字:邢英姿
图片:9999js金沙老品牌师生
审核:耿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