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信

媒体成信

【网信四川】即日起报名!“川渝青年说”第四届川渝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启动

来源:网信四川 作者:李颖嘉日期:2025-07-10 审核:新闻中心 点击:

   

川渝青年注意啦!7月9日下午,“川渝青年说”第四届川渝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在重庆大学正式启动。本次大赛由重庆市委网信办、四川省委网信办、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主办。

179081



   

启动仪式现场

根据赛事安排,即日起到12月,大赛将面向川渝两地在校大学生(含普通高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高职院校在校生)征集评选一批优秀网评作品。其中,启动征集时间为今年7月至10月。

据悉,“川渝青年说”川渝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已成功举办三届,吸引川渝两地200余所高校万余名学生参与,累计创作网评作品1.23万件,充分展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丰硕成果。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提出五周年的重要时刻。重庆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吴勇军表示,近年来,川渝两地紧扣“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和“三中心一走廊”新要求,积极探索青年参与网络内容建设的新路径,创新打造出“川渝青年说”大学生网评大赛品牌。

20653

启动仪式现场

本届赛事将有哪些新看点?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届赛事赛制在历届大赛的基础上进行了迭代升级,从一市到双城,从单一赛区制到双赛区制,参赛范围更广、赛制更科学、活动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为川渝大学生们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参赛者可以通过自主申报和高校组织推荐两种方式进行报名。投稿网络评论作品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可包括文字、漫评、视频等类型。10月下旬将进行作品初评,年底将举行颁奖仪式。

“青年大学生理应成为网上正面舆论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用理性思考与炽热文字,发出时代最强音。”成都大学法学院2023级法学一班学生陈银萍表示,本次大赛,她将用手中的镜头和笔头,以敏锐的视角和炽热的情怀,让成渝双城的故事在指尖流淌、在云端绽放。

大赛期间,主办方还将组织青年学子实地探访双城热土,解读新时代川渝大地历史性成就背后的深刻逻辑与发展密码。同时,从即日起到12月底,本次活动还将依托新重庆客户端、四川新闻网等平台,陆续推出一批优秀网评作品,发掘一批优秀青年网评人才。

179081

创享会现场

本届大赛还新增设创享会环节。启动仪式后,主办方邀请了川渝两地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新媒体专家、网络大V和优秀创作者等代表,围绕网络评论创作传播创新、网评大赛组织创新等作了交流分享。


   

   


附:活动详情


一、 大赛主题      
   



川渝青年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委网信办、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

承办单位: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四川省网信人才发展促进会

协办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委、重庆大学、成都大学、四川云智青少年网络素养和心理健康研究院

支持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新闻网、咪咕音乐有限公司


三、参赛对象      
   



川渝两地在校大学生(含普通高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高职院校在校生)



四、大赛时间      
   



2025年7月至12月


五、征稿方向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或结合社会热点等,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创作文字、漫评、视频等类型的网络评论作品。


六、大赛规则      
   



(一)参赛方式

大赛采用自主申报和组织推荐两种方式进行。

1. 四川赛区自主申报途径:微信搜索“咪咕彩媒”小程序,进入精选专题“2025年四川网信人才技能大赛报名系统”,选择“第四届川渝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报名投稿。

2. 四川赛区组织推荐:各高校通过组织推荐方式申报本校学生原创评论作品,总量不少于10件(鼓励各高校配套开展“XX大学青年说”征集评选活动)。请各高校将电子文档打包发送至scwxbpsc@163.com邮箱,邮件标题格式为【XX大学(学院)推荐作品】,内附加盖院系鲜章的推荐目录扫描件。高校推荐作品可以分期分批推荐,文档内请附参赛选手(团队)通联信息。

四川赛区联系人:刘老师,18302819644。

(二)作品要求

1. 导向正确,立意深刻,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表达流畅,实事求是。

2. 创新话语形态、呈现形态,适合网络传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传播力。

3. 文字评论类作品要求短评不超过1200字,长评不超过3000字。视频评论类作品要求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包括音视频、VR、H5等形式,多场景多角度呈现,格式为MP4、MOV,不超过800M,附上200字以内文字介绍。漫画评论类作品要求以漫画表达观点,包括海报、漫画、图解、插画、静态表情包等形式,画面配简短文字阐述等,格式为JPG/PNG/PEG等,附上200字以内文字介绍。

4. 参赛作品须为2025年1月1日后创作,不得添加水印。作品须属作者原创并享有著作权,应保证参赛作品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公开发表,未参加过其他比赛,未与任何第三方签署授权协议,且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严禁剽窃、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5. 参赛作品须无版权问题,参赛者同意将参赛作品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等授权给大赛组委会使用。一经参赛,视同作者授权大赛组织单位对该稿件进行各种形式的展示。获奖作品版权归大赛组织单位所有,大赛最终解释权归组织单位所有。

6. 本次活动不收取参赛者任何费用。参赛作品在发送过程中损毁、灭失或迟到、未到的,相关损失及后果由参赛者或组织单位自行承担。


七、大赛评审      
   



由主办单位、高校、媒体评论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约20人,重庆、四川各10人,负责交叉评审川渝两地征集的网评作品。


八、大赛流程      
   



(一)启动征集(2025年7月至10月)。在重庆大学举行启动仪式,发布大赛征集公告,开通大赛专题页面及作品申报渠道,持续征集网评作品,并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大赛启动当天,举行网络评论创享会。邀请往届网络评论大赛优秀作者代表、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等围绕网络评论生产传播创新、大赛成效作交流分享。

(二)作品初评(2025年10月下旬)。根据个人申报和单位推荐情况,依据作品质量,兼顾公平原则,筛选优秀作品形成初评名单,总量约300件。重庆、四川交叉评审川渝两地征集的初评作品。

(三)专家终评(2025年11月上旬)。组建评审委员会,召开专家评审会,依据评选细则,从各类作品中综合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通过征集展示平台对外公示大赛结果。

(四)网评培训(2025年11月中旬)。主办单位联合在四川组织高校网评培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五)颁奖仪式(2025年12月)。在四川举办颁奖仪式。


九、奖项设置      
   



(一)作品奖项及金额(重庆、四川各评54件作品)

一等奖:3件,每件奖金5000元;

二等奖:6件,每件奖金3000元;

三等奖:15件,每件奖金1000元;

优秀奖:30件,每件奖金500元。

由主办单位颁发奖金及获奖证书。获奖选手将参与有关网评培训、账号运营、项目扶持,特别优秀者由主流媒体颁发特约网评员聘书,推荐到主流新闻媒体、网络内容生产类互联网企业实习或工作。优秀网评作品将被推荐参加“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争做校园好网民等赛事活动。

(二)教师奖项及名额

优秀指导老师奖,评选出在本次大赛中指导得力、成效突出的40名教师(重庆、四川各评20人),并颁发获奖证书。

(三)组织奖项及名额

优秀组织奖,评选出在本次大赛组织方面表现积极、成效突出的20所高校(重庆、四川各评10所),并颁发获奖证书或奖牌。

    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pVqk9sHEqF-iWFzvvDa8eg